滇南追击战的蒙自战斗过后,云南敌军已经陷入了彻底的混乱。敌军第26军的残余部队匆忙朝个旧方向逃窜,而由北至南撤退的敌第8兵团及第8军,在抵达开远之后,也迅速改变方向,开始向西南的元江方向撤退。
为了抓住有利的战机,切断敌人的逃路,4兵团司令员陈赓立即指派13军军长周希汉,以37师为主力,分为三路对敌进行紧追不舍。整个追击过程中,我军坚定贯彻了“穷追猛打,追必到底,不歼不止”的作战方针,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战斗风格。
在中路,由周希汉亲自指挥,我军的37师和38师一部分分开行动。除了少量兵力留守蒙自机场,其主力沿着个碧石铁路西进,继续追击敌军,目标是建水和石屏;在左路,四野的第114师和第151师在38军军长梁兴初的指挥下,穿越险峻的横断山脉,朝西北方向推进,进行拦截;右路则由我桂滇黔边纵的一部分部队组成,向墨江前进,阻击逃敌。
展开剩余81%通过巧妙布局,各路部队迅速形成了包围圈。由于指挥员的高度主动性和果断性,各部队不畏艰险,迅速抓住敌军主力,展开了有效的迂回包围。特别是在敌军主力的分散和错乱之际,我军大胆突破,进入敌人纵深地带,实施了密集的包围和压制。
1950年1月17日,37师的两个团在副师长吴效闵的指挥下,向个旧展开追击。17日黎明时分,110团2营在炬棚地区歼灭敌军一部分,成功截断敌人前往建水的退路,之后,该营5连从个旧西面对敌城发起攻击,压缩敌军至城内。紧接着,1营从城北门入城,109团3营从城西北推进,2营从城东南发起进攻。经过激烈的两小时战斗,成功攻占了个旧全城,俘虏敌军3000余人。110团随后迅速渡过红河,继续向瓦违土司地区推进。
同日,37师的另一部分部队已经抵达鸡街,并消灭了敌第161师、173师和93师的残余力量,歼敌一千余人。18日15时,110团与敌第8军第577团在普雄激战,敌副团长带领300人投降。20日,我军成功占领建水、石屏,全面控制了个碧石铁路。
敌军被我军连续打击,已经溃不成军。从石屏到元江的山路上,到处可见敌军遗弃的武器、文件、骡马和伤员。我的部队在这场战斗中,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。
18日,当我主力继续向建水和石屏推进时,敌第26军的237师意图通过普雄向河邦渡口逃脱。19日,我38师113团5连3排先一步赶到宜得,成功占领尼得克勒大山。这个排以极为顽强的战斗力,单凭一排兵力,成功挡住了敌一个师的疯狂进攻。
战斗持续进行,敌军多次组织反攻,但在我军密集火力和坚强阵地的压制下,敌人的攻势屡屡被击退。就在敌军几乎无路可逃时,周希汉指挥的中路部队赶到,并凭借着果敢的作战行动,迅速将敌军分割成两段,并在敌军残余力量被压制之后,开始逐步围歼敌人。
同一天,周希汉带领的追击部队抵达元江一带,敌军的最后一波反抗也宣告失败。在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战斗之后,敌第8军及第42师的主力被我军完全歼灭。敌兵团司令汤尧和军长曹天戈在溃退过程中被彻底消灭,最后我军成功清除了云南全境的敌军。
这次战役中,我军采取了迅速而精准的追击战术,成功打破了敌军的突围计划,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。敌军的残余力量虽然拼命抵抗,但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,最终不得不投降。
滇南战役最终成为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,我军以36天时间,追击敌军超过2000公里,创造了世界陆战史上追击战的奇迹。在这场战斗中,我军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毅力,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逃亡企图。通过一系列密集且精准的攻击,最终成功歼灭了敌人,为云南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敌军高级将领的结局各不相同,汤尧、曹天戈等人最后均被我军俘虏。特别是汤尧,虽然曾是蒋军的副总司令,但在面对我军时,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败亡。他在被俘后,甚至幽默地要求见一见陈赓,试图以昔日师生关系赢得宽容,然而这一切都已无济于事。最终,汤尧于1962年在战犯管理所病死,成为了历史的一个符号。
李弥则是运气较好的一个,虽然在滇南战役中两度面临生死边缘,但最终逃脱并逃往台湾。后来的李弥,虽然有过一段较为顺利的时期,但他及其部队最终成为了缅甸毒品走私的根源之一。李弥在1973年病死,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最后见证者。
余程万的经历则更加曲折,他在战争结束后虽然退役,但最终因一场抢劫事件丧命。1955年,余程万在香港开设生意时遭遇匪徒劫持,不幸被杀。多年后,他的传奇故事被拍成电影,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东南配资-股票如何加杠杆-股票配资穿仓-前十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