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蹲在沱江边的礁石上,手里的烟一根接一根地抽,眼睛死死盯着那根纹丝不动的浮漂。
这都三个钟头了,漂就跟焊在水面上似的,连个哆嗦都不打。
旁边钓友老王早就收竿走人,临走前还笑话他:"老张啊,你这哪是钓鱼,分明是在喂鱼嘛!"
这话可把老张给气乐了。要说起钓鱼,他可是在沱江边摸爬滚打十五年的老手,从龙泉山脚下的小河沟钓到长江支流,啥场面没见过?
老张心里那个急啊,恨不得直接跳下去把鱼给捞上来。
要说这野钓最折磨人的,不是钓不着鱼,而是明明看着鱼在窝子里转悠,可就是不上钩。老张想起去年在岷江支流那次,也是这么个情况。当时他蹲了大半天,眼看着鱼星直冒,可漂就是不动。
展开剩余67%选钓位可是个技术活。老张这些年总结出个门道,在四川这些野河沟里钓鱼,得找"三弯两坎"。河岸边凸出去的尖尖,当地人叫"桦尖",那可是鱼摆摆的"高速路口",鱼群打这儿过准没错。还有那些水流缓慢的回水湾,落叶虫子都往那儿堆,鱼最爱去那儿捡"免费午餐"。要是能找到深浅交界的地方,那就更妙了,夏天鱼来浅滩纳凉,冬天往深水钻,一钓一个准。
说到饵料,老张可吃过不少亏。记得有回在蒲江水库,他旁边坐着个新手,饵料和得跟砖头似的,硬邦邦的。老张好心提醒:"兄弟,你这饵料鱼咬得动?"那哥们儿还挺倔:"钓不着就当喂鱼呗!"结果可想而知,老张这边连杆不断,那哥们儿的漂就跟定海神针似的。
四川这地方的鱼可精着呢,饵料得"看天吃饭"。春天夏天水温高,鱼嘴巴挑,得用素中带腥的饵。老张最爱用蓝鲫X5加点儿虾粉,再滴两滴醪糟水,那酸甜味儿一散开,鲫鱼就跟疯了似的往这儿冲。到了秋冬天,鱼要囤膘过冬,那就得来点重口味的,螺鲤2号配九一八,再掺些自家泡的酒米,饵料得和得软软的,天冷鱼嘴张不大,硬了它们可吞不下去。
打窝子也是个讲究活儿。老张见过太多人抓起把酒米就往水里扔,这跟去饭店点个快餐有啥区别?鱼吃完拍拍屁股就走人了。他自创了个"泥巴窝料"的法子,把酒米、碎玉米和岸边的湿泥巴和成坨,往钓点一扔。泥巴慢慢化开,酒米的香味儿一点点往外渗,鱼来了就舍不得走。夏天钓草鱼更绝,砍几片嫩玉米叶捆成把扔在旁边,草鱼来啃叶子的时候,挂上嫩玉米粒,那叫一个稳准狠。
要说最考验技术的,还得是看漂相。野钓不比黑坑,漂相没那么规矩。老张这些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,漂轻轻点两下再慢慢往上顶,准是鲫鱼在嗦饵;要是突然斜着往水里钻,八成是鲤鱼或者黄辣丁;要是漂不停地哆嗦,可能是小鱼闹窝,但要是哆嗦得越来越有劲儿,保不齐就是条大鲫鱼来了。前几天在岷江支流,老张就是靠着这手看漂的功夫,硬是从一群小杂鱼里钓上来条斤半重的土鲫鱼,把旁边几个年轻钓友看得一愣一愣的。
钓鱼这个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。
有时候明明按着经验来,可鱼就是不买账。这时候千万别着急换地方,沉住气再等等,说不定下一秒就有惊喜。就像去年在三岔湖,老张守着一个回水湾整整两小时没口,正准备收竿,突然漂就黑了,提竿一看,好家伙,七八斤的大草鱼!
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一定联系我们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配资-股票如何加杠杆-股票配资穿仓-前十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